怎样求切线方程?6 种核心技巧全解析
求切线方程是微积分和几何学中的核心难题,需根据曲线类型、已知条件选择合适技巧。下面内容是综合各领域技巧的划重点,涵盖代数、几何及实际应用场景:
一、基本导数法(适用于显函数)
-
切点在曲线上
- 步骤:
① 求函数 \( f(x) \) 的导数 \( f'(x) \),得到切点 \( (x_0, f(x_0)) \) 处的斜率 \( k = f'(x_0) \);
② 使用点斜式方程 \( y – f(x_0) = f'(x_0)(x – x_0) \) 直接写出切线方程。 - 示例:求 \( y = x \) 在 \( x = 2 \) 处的切线:
\( f'(x) = 2x \rightarrow k = 4 \),切点 \( (2, 4) \),方程为 \( y = 4x – 4 \)。
- 步骤:
-
切点未知或点在曲线外
- 步骤:
① 设切点为 \( (x_0, f(x_0)) \);
② 用导数求斜率 \( k = f'(x_0) \);
③ 联立切点方程 \( y_0 = f(x_0) \) 和已知点坐标,解出 \( x_0 \) 和 \( y_0 \)。 - 示例:过点 \( (1, 0) \) 作 \( y = \frac1}x} \) 的切线:
设切点 \( (x_0, \frac1}x_0}) \),斜率 \( k = -\frac1}x_0} \),联立方程得 \( x_0 = 1 \),切线为 \( y = -x + 1 \)。
- 步骤:
二、公切线难题(两条曲线共用切线)
-
两条显函数曲线
- 步骤:
① 分别设两条曲线的切点为 \( (x_1, f(x_1)) \) 和 \( (x_2, g(x_2)) \);
② 求导数 \( f'(x_1) \) 和 \( g'(x_2) \),令两斜率相等;
③ 联立方程 \( f(x_1) – f'(x_1)x_1 = g(x_2) – g'(x_2)x_2 \) 求解。 - 示例:求 \( y = x \) 和 \( y = ax + 15x + 9 \) 的公切线:
设切点 \( (x_1, x_1) \) 和 \( (x_2, ax_2 + 15x_2 + 9) \),通过联立方程确定 \( a = 7 \) 或 \( a = \frac7}4} \)。
- 步骤:
-
隐函数曲线(如圆、椭圆)
- 公式法:
- 圆 \( (x – a) + (y – b) = r \) 在点 \( (x_0, y_0) \) 处的切线方程为 \( (x_0 – a)(x – a) + (y_0 – b)(y – b) = r \)。
- 椭圆 \( \fracx}a} + \fracy}b} = 1 \) 的切线方程为 \( \fracxx_0}a} + \fracyy_0}b} = 1 \)。
- 公式法:
三、几何作图法(尺规作图求切线)
- 圆的切线(过圆外一点)
- 直径法:
① 连接圆心 \( O \) 和圆外点 \( P \),以 \( OP \) 为直径作圆,与原圆交于两点 \( A, B \);
② 直线 \( PA \) 和 \( PB \) 即为所求切线。 - 等腰三角形法:
① 延长 \( OP \) 交圆于 \( C, D \);
② 以 \( P \) 为圆心、\( OP \) 为半径作弧,与以 \( CD \) 为半径的弧交于 \( E \);
③ 连接 \( OE \) 交圆于切点 \( A \),\( PA \) 即为切线。
- 直径法:
四、独特曲线切线公式
- 抛物线 \( y = 4ax \)
- 切线方程:\( ty = x + at \)(参数 \( t \) 对应切点坐标 \( (at, 2at) \))。
- 双曲线 \( \fracx}a} – \fracy}b} = 1 \)
- 切线方程:\( \fracxx_0}a} – \fracyy_0}b} = 1 \)。
五、注意事项
- 切线条数判断:
- 当方程解的数量不同时,切线可能为 1 条(唯一解)、2 条(两解)或不存在(无解),例如过圆外点的切线恒有 2 条。
- 不可导点处理:
- 若函数在 \( x_0 \) 处不可导(如尖点),需用极限或几何技巧判断切线是否存在。
求切线需灵活结合导数、联立方程及几何特性。显函数优先用导数法,隐函数或独特曲线使用公式法,几何作图则适合直观操作。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切点位置、曲线平滑性及多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