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书画名家 泰安知明的书法家和画家都有谁? 泰安书画名家
一、泰安知明的书法家和画家都有谁?
画家有梁楷、刘武君,书法家有党怀英、赵国麟、欧阳中石等。
1、梁楷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
他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八高僧故事图卷》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2、刘武君
刘武君,别号松涛、俊青、惠君斋主。1949年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老城区孙庄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中山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学会研究员、台湾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中国曹雪芹书画院特邀书画家。
3、党怀英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北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金朝大定十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诏编修《辽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奉符城党家林,谥号文献。
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第一,金朝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4、赵国麟
赵国麟,字仁圃,山东泰安人,清朝官员。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康熙五十八年,授直隶长垣知县。雍正二年,擢永平知府。三迁至福建布政使,调河南。雍正八年升任福建巡抚。
后调安徽。乾隆三年,国麟升任刑部尚书,调礼部,兼领国子监。四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六年请求引退,被乾隆帝挽留。
不久被弹劾,降职为礼部侍郎。乾隆七年,又升尚书。国麟又欲引退,未被允许;数月后,再次申请,乾隆帝不悦,夺其官职,改在咸安宫效力。
直到乾隆八年,方准许国麟返回故里。乾隆十五年,到京师为乾隆帝祝寿,赐礼部尚书头衔。次年卒。
二、爱新觉罗龙是谁
该是爱新觉罗·毓岚。
爱新觉罗毓龙,爱新觉罗家族书法家其中一个,黑龙江哈尔滨市人,大学学历,自幼酷爱书画,专攻人物、花鸟、山水。曾在东北、上海、广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许多民族友人收藏。近几年来,作品不断在省市大赛中入选和获奖。现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书画协会常务理事、省美协会员市理事。
爱新觉罗·银龙,男,画家,现任中国文化部高质量美术家,高质量美术师,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珠江画院副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7年11月,在中山市图书馆方成厅举办《爱新觉罗·银龙国画作品展》,2015年5月,参加由贵阳市观山湖区文化局主办的贵阳·观山秀色书画展,2016年,参加央视网《戏曲采风》栏目。实际情况是,没有这个人。字画市场低端假货爱新觉罗系列的主力其中一个,爱新觉罗家族澄清并无此人。简历也有难题,爱新觉罗家族的排辈是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并不少见,而其中最为出名的,无疑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最终一个封建王朝——大清朝了。或许是由于清朝距离我们最近,因此我们对这个朝代也最为熟悉,尤其是康熙、乾隆这样赫赫威名的皇帝,我们更是耳熟能详。
三、北海市中山书画院院长是谁
是廖学军,1966年3月生于广东中山.199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供职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任中山书画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写意油画学会副主席
四、百花之神|她一生酷爱花、养花、画花,从艺近80年
在中国美术界有”百花之神”的雅号。
一生从艺近80年,
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是现当代中国女画家中的杰出代表。
与丈夫吴作人一起,
在近40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
为民族培养了众多的画坛英才。
萧淑芳 (1911-2005年),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会长。
习 画缘于天性
萧淑芳出生于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她的叔父萧友梅是我国
现代音乐的奠基人其中一个,
父亲萧伯林为中国的铁路建设贡献了一生,
两位姑姑都是杰出的音乐家,
姐姐萧淑娴是著名的音乐学说家,
妹妹萧淑熙是美籍生物学家。
萧淑芳走上绘画之路和
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萧淑芳在姐妹7人中排行老五,
从小生活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
和姐妹们一样喜爱音乐、
美术、文学,闲暇时
跟叔父进修钢琴和乐理聪明,
除了这些之后对滑冰、骑车也很热衷。
在首届华北地区女子花样滑冰大赛中,
萧淑芳曾获第一名。
萧淑芳说:
“缘于天性,
我天生喜欢世间美的事物。”
她自幼画什么像什么,
父亲萧伯林全力支持她,
并请名师进行指点,
还特邀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为她治印。
这些都促使她最终走上绘画之路。
萧淑芳15岁那年,
叔父萧友梅从德国归来后在
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主任,
当时只有26岁的林风眠任该校校长。
通过萧友梅向林风眠举荐,
萧淑芳进入该校西洋画系进修,
施教的老师有李超士、彭沛民、
克罗多(法籍)等。
3年西洋画技巧和学说的体系进修,
为她以后从事美术专业创作
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与吴作人的半世情缘
在南京中央大学徐悲鸿职业室进修期间,
吴作人和萧淑芳曾是同班同学。
萧淑芳回忆说:
“当时我们的关系很一般,
那时的吴作人特别腼腆,
每天夜晚都在明灯高悬的
画室里默默地只顾画画,
不爱理人,
给人一种高傲之感。”
1930年,
吴作人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去法国、
比利时留学,
萧淑芳则于1937年至1940年到
瑞士、英国、法国进修油画和雕塑,
他们就此分离。
直到1946年,
在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举办的
画展开幕那天,
吴作人、丁聪等组织者迎接参展的画家时,
才与当时在上海市立专科学校担任
美术教师的萧淑芳再次相见。
老同学在分别17年之后邂逅,
天然倍感亲切,
在一起谈得特别起劲。
不久,
萧淑芳邀请吴作人到
家中的画室看新作,
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此次会面深谈之后,
吴作人不久后就向萧淑芳
透露了自己的倾慕之情,
随即又填词赋诗,
赠给萧淑芳,
以表达自己的心愿。
萧淑芳读着吴作人的诗词,
被他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
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
经过一段时刻充满诗情画意的
心灵碰撞之后,
他们在人届不惑之年
终于同舟共渡,
结下了半个世纪的姻缘。
1948年6月5日,
吴作人和萧淑芳举行了婚礼,
恭请徐悲鸿、廖静文夫妇光临,
徐悲鸿还欣然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
从此这对画家夫妇琴瑟和鸣,
共同谱写了一段为人传颂的半世情缘。
百花之神
萧淑芳的花卉画在题材选取上极具特点。
她喜欢画的花卉大约有四五十种,
如紫鸢、绣球、兰草、水仙、
杜鹃、虞美人、扶桑、向日葵、
紫丁香等,几乎全是野花。
评论家孙美兰评述说:
纵观萧淑芳教授为数可观的新作,
特别是花卉小品,
恍惚追随艺术家以恬适明净之心,
漫步在春天里、邂逅在百花间。
争看璀璨花如锦,
又神奇地幻化为一幅幅
“花常在、叶常绿”的水墨丹青。
萧淑芳的精妙人生如
瑰丽的花朵盛开不败,
已然将她艺术的花坛
辛勤耕耘得缤纷灿烂。
2005年12月20日,
萧淑芳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