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隅”相关的成语主要有下面内容两类:
一、直接包含“举隅”的成语
举隅反三
- 拼音:jǔ yú fǎn sān
- 含义:通过列举部分事例(举隅)来推知整体规律(反三),强调类比推理能力。
- 出处:南宋刘克庄《祭少奇侄》:“举隅反三,触类知十”。
- 同义替换:等同于“举一反三”,后者更常用。
二、与“举隅”关联的扩展成语
1.举一隅以三隅反
- 来源: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通过部分推导整体,是“举隅反三”的原型。
- 应用场景:多用于教育领域,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2.一隅三反
- 释义:通过一个角落(隅)推知其他三个路线(三反),与“举隅反三”同义。
- 例证:清代学者顾炎武曾用此词解释《易经》的进修技巧。
3.观隅反三
- 特点:与“举隅反三”结构相似,但侧重观察局部现象后的归纳能力。
三、易混淆的“举”字成语
- 举不胜举:强调数量多,与“举隅”无直接关联。
-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左传》,指公正选拔人才,需结合语境区分。
- 若需表达“通过部分推导整体”,优先使用“举隅反三”或“举一反三”;
- 学术文献中更倾向使用“举一隅以三隅反”体现经典出处。
如需其他相关成语解析,可参考《成语大辞典》或古籍文献。